
(资料图片)
(记者 张梦瑶)大兴区纵深推进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开展对新就业群体的关心关爱活动,凝聚各方资源力量,打出一套关爱凝聚“组合拳”,提升新就业群体获得感,推动融入城市基层党建格局。
一是为“新”筑家,让新就业群体更有归属感。整合各方资源力量,围绕工作、居住两条线,推动新就业群体服务站点体系建设。围绕居住地,在黄村镇、西红门镇打造“小哥之家”,差异化推出Loft、套房、单人间等户型匹配新就业群体不同需求,实现月租800元起,就能拎包入住,享受“酒店式服务”“24小时热水的家”,目前已吸引周边近400余名小哥和家属入住。围绕工作地,在新就业群体聚集的商超社区和行进线路上,建设以22家党群服务中心为主窗口、129家户外劳动者驿站为主干线、789个各类暖心服务站点为主阵地的三级服务网络,实现用餐、饮水、充电、避暑、如厕等需求,全部在路上解决,让新就业群体身在路上、“家”在身旁。
二是暖“新”关爱,让新就业群体更有获得感。开展新一轮新就业群体问需工作,发放需求调查问卷500余份,梳理各类诉求近80余条,推动各单位形成“需求清单”,通过“部门领题、清单管理、组团服务”的方式,逐一推动解决。针对生活成本高的问题,推动镇街党工委引导商户组成“快递外卖小哥服务联盟”,制作爱心优惠卡,提供包括家政、医疗、理发、休闲、就餐等各类折扣或免费服务2000余次。针对工作环境差、职业发展受限等问题,天宫院街道依托京南物流基地建设首家“卡车司机暖心驿站”,打造服务货车司机群体的坚强阵地;区公安分局严格安全行车教育,推动涉外卖的交通事故量年度同比下降78%;区总工会面向“两新”组织和新就业群体开展“提升职工素质”系列活动;旧宫等镇街探索打通新就业群体志愿服务机制与网点站点内部评价表彰机制通道,实现双向激励、双向提升。近期高温天气持续,魏善庄镇利用“小哥驿站”长期向快递外卖员提供免费冰镇饮品,区直相关单位在24个没有树荫遮蔽的路口设置96把大型遮阳伞,各镇街园区广泛开展送清凉、送物资、送服务等活动,保障新就业群体的高温“权益”,惠及4300余人次。
(责编 刘晓)
关键词: